昨日有机硅DMC继续走跌,市场主流参考价在29000-33000元/吨(净水含税)跌幅1000元/吨,整体来看,单体厂库存压力均有偏高,持续的让利抛售下,下游滋生恐慌,部分终端下游虽存在刚需备货,但等跌抄底心态下采购力度偏弱。预测近日DMC价格继续走低。
近期有机硅行业主要新闻:
1. 新疆新盛安硅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年20万吨有机硅及配套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
2. 浙江新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生产基地奠基,计划投资20亿元
3. 兴发集团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亿元,加码8万吨/年硅橡胶等项目
4. 万华化学2万吨/年有机硅MQ树脂及衍生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
装置开工方面:
江西地区有机硅单体年产能50万吨,装置正常运行,上周DMC对外暂封盘不报,供核心客户为主。
山东地区单体装置正常运行,今日DMC对外报价29000元/吨(净水含税送到),正常接单。
浙江地区单体装置正常运行,DMC对外报价31000-33000元/吨(净水含税送到),实盘商谈
华北地区装置正常运行,上周DMC对外报价30000-33000元/吨(净水含税送到),实盘商谈。
西北地区装置正常运行,DMC对外报价33000元/吨(含税含包装送到),实单商谈。
湖北地区有机硅单体年产能36万吨,装置正常运行,DMC对外暂不报价,实盘商谈。
硅油市场:
上周,成本崩塌下,硅油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,走势低迷。供应方面:硅油厂家前期订单多排至本月底,若全面跟跌DMC报价,对前期的高价订单出货不利,因此多数硅油厂家暂不报价,商谈为主。据我们了解,目前硅油市场零散报价37000-38000元/吨,周跌5000元/吨,跌11.76%。外资品牌硅油宽幅报价至42000-45000元/吨,周跌2000元/吨,跌幅4.40%。价格仍偏高,成交较少。
需求端方面,下游在DMC大幅下跌中,对硅油压价情绪高涨,国内多地又仍有疫情,市场需求信心不足,多延续刚需拿货。出口订单也因当前跌势主导中,外贸企业暂按兵不动,计划待跌势更进一步,再出手锁单采购,不过,在俄乌持久战下,欧州能源大涨,国内硅油价格优势或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,待国内跌势平稳,后续出口订单仍值得期待。 整体来看,硅油厂家前期订单月底交付完成,供应有提升预期,且DMC跌幅较大,其价格走势是硅油定价的关键环节,厂家在心态承压下将让利出货。预计短期硅油弱势向下运行为主。
裂解料市场:
新料再度快速下行,裂解料厂家已跌无可跌,出货就面临亏损,目前裂解料DMC跌至26000~28000元/吨(不含税)。而废硅胶方面,报价虽有所下调,但幅度不足以达到裂解料厂预期,目前废硅胶回收商对裂解料厂毛边报价在11500-12500元/吨,成本高压不减,因此裂解料厂与废硅胶胶回收商仍僵持不下。目前裂解料厂原料、产品库存双低,在无利可图行情下,部分厂家已适量减产,以维护核心客户和控制亏损为主。预计2022年较长一段时间,裂解料厂都将处于被动局面。
综述及预测:
上周有机硅市场掀起了一波波跌价狂潮,首先以山东个别单体厂连跌之势,开启了有机硅价格大战序幕,随之新装置的集中投产,令市场供应量空前增加,主流单体厂累库风险拉升,只能全面下调报价以刺激接单量。
短期来看,单体厂跌幅较深,下游抗衡大半个月,库存也不高,因此有适量补仓,但产能过剩风险下,大规模的抄底建仓仍保持观望。
综合所述,2月供应猛踩油门,3月需求却急踩刹车,好好的旺季变得虎头蛇尾,短期内有机硅市场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。首先,受到国内公共事件蔓延的影响,国内运输与需求受到巨大利空影响,原料采购谨慎为主;其次,新增产能集中释放,可以看出市场已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。再次,化学级金属硅421#黄埔港报价为23800~24500元/吨,从成本端来看,单体厂利润仍尚可,因此DMC跌破3万也不足为奇。
本周来看,中下游企业均有一定的补仓动能,对市场猛跌会有所缓解,但产能过剩利空主导市场,明稳暗降的操作不会少,业内人士认为抄底时机还需等待。若厂家再进一步下跌刺激,下游才有信心大量备货,那么有机硅市场大概率会出现反弹行情。另外,马上进入4月份,若疫情缓解,停滞在3月的需求就有望在4月启动,“金三”已凉凉,“银四”或有所期待。
最后,我们依然要警惕,供应过剩压力逐渐凸显,新装置的投产令市场供应量空前增加。随着供需格局转变,上游单方面拉涨也变得更难实现,还是得回归供需基本面,合理的涨跌范围才能更利于有机硅产业健康发展。